首页

坐脸 网站

时间:2025-05-26 11:38:02 作者:漳台中医药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在福建漳州成立 浏览量:49498

  中新网大同11月28日电 (胡健 马静波 宋佳烨)进入旅游淡季,山西北部城市大同仍有不少游客,文创产品热度不减。在文创产品“佛小伴”的带动下,当地“云州巧婆娘”手工团队应运而生,丰富文创业态的同时,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。

  今年以来,随着大同市旅游升温,大同文创产品中的“佛小伴”玩偶凭借其可爱别致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,成为今年夏天游客们的“旅游搭子”。“为了让‘佛小伴’带来的火热效应升华,我们和云州区非遗‘织礼’工作室联手,把乡村妇女就业与文创产业融合起来,让‘佛小伴’穿上巧婆娘钩织的帽衫,吸引更多游客来大同旅游。”大同市云州区吉祥里社区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刘成芳介绍说。

钩出成品后,“巧婆娘”们喜笑颜开。王中勋 摄

  “今年5月份,网上掀起了一股热潮,一首歌曲中一个头戴帽衫、露出两只大大的耳朵、模样宛如谢弗涅的小女孩形象迅速走红。我们受此启发,让区里‘巧婆娘’手工团队加工‘佛小伴’帽衫。当帽衫成品首次亮相时,收获众多网友喜爱。”云州区非遗“织礼”工作室负责人赵晓阳说,“钩编产品具有成本低、无门槛、易上手、时间灵活、收购价格高等优势。更重要的是,它可以实现就业和顾家两不误,是拓展妇女就业渠道的好方法。”

  如今,看似传统的手工钩织技艺,正以崭新的业态进入日常生活。云州区“云州巧婆娘”手工团队成立后,主要承担为“织礼”编织工作室钩织非遗文创相关配件的任务和其他手工钩织成品。这些巧娘大多是辖区里的家庭主妇或退休老人,最大的62岁,最小的30岁。吉祥里社区党总支联合区妇联,邀请经验丰富的钩织老师为队员们进行免费钩织技能培训,搭平台、提技能、拓渠道,将“指尖技艺”转化为“指尖经济”。

  在大同市云州区吉祥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,“巧婆娘”手工团队的十几名成员正在与培训老师讲解手工钩织技巧。一根钩针、几团棉线、调整针脚、拈提绕拉……一件件精美的手工钩织品应运而生,灵动精美的莲花“佛小伴”、小巧可爱的“海绵宝宝”、美观雅致的吊脚花篮等。

“巧婆娘”在研制新的钩织产品。王中勋 摄

  62岁的龚翠花是当地的退休职工,平时爱打麻将。自从加入“巧婆娘”手工团队后,她彻底“变”了。“现在根本没时间打麻将,整天琢磨新花样,新颜色。我们织一件‘佛小伴’帽衫能挣5元至9元的手工费,每天有50元至100元不等的收入,在家就能制作完成。关键是产品由订单方统一销售,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,真正实现了‘坐在家里就能赚钱’”。龚翠花说,半年来,这支队伍已发展到86名成员,每月人均可收入1500元至2000元。

  “明年,我们打算通过试行‘传承人的龙头企业+手艺人的合作社+勤快人的家庭工坊+电商人的线上小铺+创新人的研创基地’模式,逐步走出非遗‘活起来’、产业‘旺起来’的新路子,把我们云州区‘云州巧婆娘’手工团队的品牌打出去,带领更多乡村妇女就业。”刘成芳说。(完)

【编辑:惠小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海太长江隧道工程首块底板顺利浇筑完成

发展新质生产力,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。数字科技要以数实融合为导向,在培育新产业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
青海多地降雪降温 17条国省干线受积雪影响

在天津意式风情区,新晋地标“最美书店”钟书阁在国庆假期迎来八方客。“感觉‘海派’的现代和浪漫与‘哏都’的幽默和传统在此碰撞,南北交融的文化气息一下子就出来了。”来自上海的姑娘刘祈言专程跑来打卡,她告诉记者,天津既有着北方的豪迈,又不乏江南的温婉。接下来她要去天津博物馆、天津美术馆转一转,深度感受天津的历史、人文与艺术魅力。

(经济观察)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红利持续释放

北京9月11日电 (记者 李雪峰 刘玥晴)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》去年9月发布,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1日介绍一年来的落实进展情况。

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四个向度

北京会场,东城区折扇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军带来了《冰雪与激情》等扇面作品,他希望两岸同胞在龙年如奥运健儿一般勇攀高峰,取得更多优异成绩。内画制作技艺传承人刘东展示了精美的内画作品,为观众讲述“方寸之间展大千世界”的内画魅力。

【人民城市·温情中国】留住古韵乡愁 书写“硒”望新篇

入学后,可向学校提出国家助学金等资助申请,学校评估其家庭经济情况,根据困难程度确定资助项目和标准。品学兼优的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